“看到来自家乡的这一幅幅作品,看到家乡的种种风景,就像回到家乡一样,非常亲切,眼泪都要出来了!”一位在北京的老乡说。“‘2011.湖南油画’在融合创新的精神中成功地展示出自己的面貌,它乐观地预示着未来的远景!”中央美术学院教授、著名美术评论家邵大箴说。“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湖南工笔画家集体亮相北京,打响这张品牌,30年来长江后浪推前浪,一代一代画家意气踔厉,运气练功 开拓进取,相互砥砺,终于蔚成霞天气象。”著名评论家、学者王鲁湘说。这就是“2011艺术湖南——湖南美术精品展”在北京开展后产生的震撼!昨日,“2011艺术湖南——湖南美术精品展”在中国美术馆开展。夏赞忠、杨胜群、廖奔等中央有关领导、负责人以及肖雅瑜、谭仲池等省领导出席了开幕式。
湖南美术实力和品牌大展示 “2011艺术湖南——湖南美术精品展”主要推出“湖南工笔画”和“湖南油画”两个重要画种的专题展览。湖南省美协主席朱训德说,原因就在于,不只是因为“湖南工笔画”和“湖南油画”这两大画种有着较强大的现实力量,而是因为“工笔画”和“油画”在湖南可以追溯到较为久远的历史起源,战国的龙凤帛画和汉代漆画,在中国美术史上成为美术考古——绘画(工笔画、油画)起源的重要证据。“首推这两大画种本身,这不仅是一种学术立场的选择,也体现了一种湖湘文化精神,这既是一次艺术上的吐故纳新,也是文化上的历史溯源。”
此次画展由省文联、省文化厅、省美协联合主办。展览集合了湖南工笔画、油画两大画种的精英力量。工笔画包括著名陈白一、朱训德、莫高翔等十二位画家,油画包括陈和西、曲湘建、杨志坚等十二位画家。展出的150幅作品既有近年创作的个人代表之作,也有最新探索。在题材内容上,既有恢弘的历史画巨制,也有时代生活的烂漫表现。在形式语言上不拘一格,丰富多样,既有写实再现,也有抽象表现;既有意象表达,也有乡土牧歌。这些作品重在个性语言的完善实现和语言张力的探索创新,反映出湖南美术的最新成就,在总体上呈现出湖南美术的新气象、新气质、新气派。
湖湘文化的展示与传承 此次画展充满了浓郁的湖湘文化特色,记者见到,袁隆平画像两次在画展中出现:在海天的工笔画《东方微观写真系?追梦》中,袁隆平在隐约可见的稻穗背景前深思;在曲湘建的油画《袁隆平院士像》中,袁隆平在一片稻田里欣慰地微笑,他的背后是一个农民在田埂上吃饭。“不论是油画还是工笔画都体现出湖湘画家强烈的时代精神。”一位评论家感叹。
在此次画展中,作为湖南工笔画的领军人物陈白一的作品放在展览的最前面,其中五幅素描作品首次与观众见面,生动的题材和流畅的线条让人惊叹!工笔画展中还展出陈明大、陈明四的作品,湖南画坛都知道,陈明大、陈明四是陈白一的两个儿子,父子三人在工笔画领域开拓创新就是对湖湘文化的传承和创新,父子三人也因此成为画坛佳话。
美术精品震动京华 正逢中国美术馆免费开放,展览吸引了众多观众。展厅里人头攒动,更多的人在一幅幅作品前流连忘返。
除了普通观众,首都艺术界对此次展览也非常关注,省会众多知名艺术家出席了展览开幕式,并参观展览,在此后举行的艺术研讨会上,专家学者对展览和作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。
邵大箴用“刮目相看,新人辈出”来概括湖南油画,他说:“说当今湖南油画界‘新人辈出’是不过分的。参展的艺术家,大多是随着改革开放大潮成长起来的。他们的作品给我整体的印象是:艺术功力比较扎实,视野开阔,不墨守成规,敢于探索和创新。”邵大箴认为,“湖南众多油画家的作品中都折射出传统中国文化的光芒。他们已不再满足于传统文化元素或绘画技巧在自己作品中的挪用,他们努力在保持油画语言特质的同时,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,表现当代中国的时代气氛,而各自的审美追求和风格、样式,又是如此的殊异,如此的独特。”
王鲁湘对湖南工笔画进行仔细研究,这位从湖南走出去的著名学者认为,“湖南工笔画,上世纪80年代异军突起,作为一个地域性的美术现象引起全国关注,其势头一直延续至今,画家多,水平高,普及广,成为湖南省的美术品牌。此次晋京参展的十二位画家,既有老一辈的成名画家,也有较年轻的新锐画家,年龄涵盖了80多岁到40来岁,说明湖南工笔画在当代形成了很好的代际接力继承现象,以10年为一代,代代有画家,未曾出现断代之虞,这是一个可喜的文化现象。”
(长沙晚报记者 田芳)